1 of 40

Slide Notes

DownloadGo Live

大乘淨土法門 3. 念佛三要

No Description

PRESENTATION OUTLINE

念佛三要

Photo by Antti Simonen

一、信:念佛法門,以信、願、行為三要,缺一不可。所以佛教中基本的道理,如因果、善惡、輪迴解脫等,都應有一明確的信解,這就是信三寶、信四諦等。先要堅定佛法中的基本信念,然後再加淨土法門的特殊信念。

(一)、信阿彌陀佛的依正功德:修淨土的人,不但確信淨土的實有,而且還要信得淨土的清淨莊嚴,是極理想的樂土;信阿彌陀佛成佛以來,說法十劫,有無量功德。但更根本的,是要信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,極深、極廣、極有大力。依佛自證說:因圓果滿,自己受用法樂,當然有良好環境的淨土。然從如來發心為他說:阿彌陀佛在因地時,作法藏比丘,曾在世自在王佛前,觀種種清淨世界,而後立願,要總合一切清淨世界的嚴淨,莊嚴自己的淨土,成一極樂世界,以作攝化眾生的道場。

一切菩薩在修行的過程中,必然的「攝受大願無邊佛土」,《大般若經》說:以種種世界、種種清淨,綜合為最極清淨最極圓滿的世界;菩薩發願修行去實現它。一切大乘經如此說,如彌陀淨土,就是這樣的好例。《無量壽經》說:阿彌陀佛過去為法藏比丘時,有世自在王佛為他說二百一十億的淨土相。法藏聽了這各式各樣的不同淨土,就發大願,要實現一最清淨最圓滿的淨土。一切菩薩無不如此,所以說「攝受大願無邊佛土」;這是菩薩行必備的內容。

菩薩的所以攝取淨土:一、一切諸佛成就清淨莊嚴淨土,菩薩發心學佛,當然也要實現佛那樣的淨土。二、為什麼要實現此淨土?不是為自己受用著想,而是為了教化眾生。有淨土,就可依淨土攝化眾生;攝引了眾生,即可共同的實現淨土。攝取淨土以攝化眾生,這是淨土的要義;淨土是從為利益眾生而莊嚴所成,不是從自己想安樂而得來的。

莊嚴淨土,為大乘行的通義;今且據《維摩詰經》的〈佛國品〉,以闡明菩薩莊嚴淨土的意義。經上說:「眾生之類,是菩薩佛土。」菩薩修淨土,是由於眾生類。如造房屋,必以地為基礎。菩薩淨土,不離眾生。惟有在眾生中,為了利益眾生,才能實現淨土。所以淨土說,不是逃避現實,而是與大乘法相應的。論到「眾生之類」,是菩薩常從四事觀察:即用什麼世界能使眾生生起功德?應以什麼國土能調伏眾生,使煩惱不起?以什麼環境,能使眾生生起大乘聖善根來?要以怎樣的國土,方能使眾生契悟佛知佛見?

因眾生的根性不同,生善、滅惡、起大乘善根、入如來智慧,也就要以各式各樣的環境去適應眾生、攝化眾生;即於此適應眾生的根性好樂中,創造優良的淨土,使眾生能得生善等利益。莊嚴淨土,不是為了自己,而是為了大眾,此約應機現土說。約菩薩的修行、攝導眾生、成就淨土果德說,那麼經中又說「直心是菩薩淨土,菩薩成佛時,不諂眾生來生其國;深心是菩薩淨土……」等。

Photo by Qingbao Meng

簡略的說,發菩提心,慈悲喜捨,六度,四攝,菩薩一切功德行,都是成就淨土因。如直心,是質直坦白,而無險曲的心,菩薩以此為法門,以此化眾生,即自然的與不諂曲的眾生相攝增上,也能化諂曲的眾生心為直心。不諂眾生與菩薩結了法緣,到菩薩成佛時,不諂眾生也就來生其國了。莊嚴淨土的菩薩——攝導者,以六度萬行度眾生;修六度萬行的眾生,受了佛菩薩的感召,也就來生其國。實際上,這樣的實現淨土,是攝導者與受攝導者的共同成果。

眾生生到淨土後,以各種善緣具足,容易修學,成辦道業。從這悲願教化的觀點去看,淨土是佛為眾生而預備的,是攝化眾生的大方便。只要眾生能發願往生,決定可以得到接引,這是阿彌陀佛的大願——四十八願的根本特勝。能信得,十念、一日乃至七日,皆可往生極樂世界。如缺乏或不能堅定這一特殊信念,那麼雖信有阿彌陀佛與淨土,也還是不夠的。

Photo by Cris Tagupa

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,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,唯除五逆、誹謗正法。

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發菩提心,修諸功德,至心發願欲生我國,臨壽終時,假令不與大眾圍遶現其人前者,不取正覺。

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聞我名號、係念我國,殖諸德本、至心迴向欲生我國,不果遂者,不取正覺。

Photo by Luigi_Alesi

依龍樹所說中觀大乘,有易行道法門,稱念彌陀,命終可得往生的。這關鍵就在:眾生自力是不夠的,依於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的攝受,才有可能。所以信修淨土法門,如對彌陀本願力,缺乏深刻信念,即是信心不具足,不能達成往生的目的。

Photo by Kalen Emsley

印光大師,《淨土五經重刊序》
佛在舍衛國給孤園中,說淨土依正妙果令生信,勸諸聞者應求往生以發願,復令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。信願行三,為淨土法門之綱宗。具此三法,或畢生執持,已得一心,或臨終方聞,止稱十念,均得蒙佛接引,往生西方。

Photo by Clément M.

(二)、信念佛法門的殊勝德用:一般的說,稱名念佛,只要心口相應,稱念六字洪名,念到身心清淨,一心不亂,便可往生淨土。除了信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而外,更要信往生淨土的特殊德用,這就是:往生極樂淨土,在信阿彌陀佛的悲願攝引外,更要信「一心不亂」為獲得彌陀願力攝引的條件,一心不亂,才能往生。如能往生,決定不退,在修學菩薩道的過程中,最為穩當。能確立了這二個信念,然後發願修行,才能精進而達往生的希望。

二、願:淨土法門的願,除願成佛道、願度眾生普通願而外,主要是願生彼國。願生彼國,約目的說。然在實行中,應該有深一層的願求,就是願得彌陀佛本願的攝受,迴向文中,即有此意。約佛本身說,佛是無時不在悲願攝受眾生。可是眾生自己,不自動的發願要求攝受、接受佛陀的悲願,便不能為佛所攝受,佛與眾生間便脫了節。如海中救生艇,投下救生圈或繩索,若落海者心願登舟脫險,卻不想接受救生圈或繩索,試問如何可以得救?

Photo by Justin Lynch

所以往生淨土,要仗阿彌陀佛的慈光攝受,尤須眾生的發願,願意接受佛陀的本願。眾生願與佛願相合應,往生淨土,才有可能。要知道佛要遍救一切眾生,眾生本身不起信願,缺乏被救資格,佛也無能為力。這也即是上面所說的他力要通過自力。佛願遍度一切眾生,但度不了無出離心、不願接受救濟的眾生。佛是大能,而不是全能萬能。在救濟一切眾生時,眾生有著自己的因果關係,佛並不能想到做到。否則,這世界早就沒有眾生了!所以願生淨土,是所願的目的;願受阿彌陀佛悲願的攝受,才是發願的實質。

三、行:概括的說,行有二:一是往生淨土的助行;一是往生淨土的主行。以淨土三經說,《阿彌陀經》說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」,可見要培植深厚的善根,增長種種福德,以作生淨土的資糧。《觀無量壽經》說有三品,如孝敬父母,布施、持戒,讀誦大乘等。大本《阿彌陀經》,也說到布施、持戒等。這些善根福德,修淨土的人,應該隨分隨力去做,使善根增長,福德增勝。往生淨土,念佛是正因,培植善根福德是助緣。

Photo by Mèng Jiǎ

求生極樂淨土,助行還是需要的。但念一句彌陀的,只有適用於「平時不燒香,臨(命終)時抱佛腳」的惡人(見《觀經》);一般人平時修學,應該隨分修集福德因緣,以此功德迴向淨土。永明大師的萬善同歸,是比較穩當而正確的說法。

Photo by Ibrahim Asad

施為谷響度門, 修習空華萬行;
深入緣生性海, 常遊如幻法門。
誓斷無染塵勞, 願生惟心淨土;
履踐實際理地, 出入無得觀門。
降伏鏡像魔軍, 大作夢中佛事;
廣度如化含識, 同證寂滅菩提。

Photo by v2osk

往生淨土的主行,就是稱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。南無是歸投依向義,內含希求阿彌陀佛悲願加持的意義。所以淨土法門的修行(念佛),要在深信誠願的基礎上,要在渴仰彌陀本願的攝受中去念。空空洞洞的行,不會與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相呼應,不相應便不能生淨土。

信願行的總合,是淨土法門的要訣!三者具足,即得往生。淨土行人,在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中,有信、有願,又加上稱念阿彌陀佛的主行與助行,自然可以達到淨土的目的地。淨土法門的三要,如鼎三足,缺一不可。

Photo by ¡arturii!

念佛淺說

一、念:淨土法門,一般都以稱名念佛為主,以為稱名就是念佛。其實,稱名並不等於念佛,念佛可以不稱名,而稱名也不一定是念佛的。念是心念。念為心所法之一,為五別境中的念心所。它的意義是繫念,心在某一境界上轉,明記不忘,好像我們的心繫在某一境界上那樣。通常說的憶念,都指繫念過去的境界。而此處所指稱的念,通於三世,是繫念境界而使分明現前。念,是佛法的一種修行方法,如數息觀(又名安般念),還有六念門,以及三十七道品中的四念處,都以念為修法。要得定,就必修此念,由念而後得定。

Photo by Katrinitsa

經裡說:我們的心,煩動散亂,或此或彼,剎那不住,必須給予一物,使令攀緣依止,然後能漸漸安住。如小狗東跑西撞,若把牠拴在木樁上,牠轉繞一會,自然會停歇下來,就地而臥。心亦如此,若能繫念一處,即可由之得定。不但定由此而來,就是修觀修慧,也莫不以念為必備條件。故念於佛法中,極為重要。

Photo by D-Stanley

念有種種,以所念的對象為差別,如念佛、法、僧、四諦等。現說念佛,以佛為所念境界,心在佛境上轉,如依此得定,即名為念佛三昧。然念重專切,如不專不切,念便不易現前明了,定即不易成就。要使心不散亂,不向其他路上去,而專集中於一境,修念才有成功的可能。

Photo by Samuel Rhys

經中喻說:有人得罪國王,將被殺戮。國王以滿滿的一碗油,要他拿著從大街上走,如能一滴不使溢出外面,即赦免他的死罪。這人因受了生命的威脅,一心一意顧視著手裡的碗。路上有人唱歌跳舞,他不聞不看;有人打架爭吵,他也不管;乃至車馬奔馳等種種境物,他都無暇一顧,而唯一意護視油碗。他終於將油送到國王指定的目的地,沒有潑出一滴,因此得免處死。

Photo by aaron.knox

妄念與繫念

Photo by ForbesOste

這如眾生陷溺於無常世間,受著生死苦難的逼迫,欲想出離生死、擺脫三界的繫縛,即須修念,專心一意的念。不為可貪可愛的五欲境界所轉;於可瞋境不起瞋恨;有散亂境現前,心也不為所動。這樣專一繫念,貪瞋煩動不起,心即歸一,寂然而住。於是乎得定發慧,無邊功德皆由此而出。反之,若不修念,定心不成,雖讀經學教、布施持戒,都不能得到佛法的殊勝功德,不過多獲一點知識、多修一些福業而已。

二、念佛:念佛,一般人但知口念,而不曉得除此以外,還有更具深義的念佛。如僅是口稱佛名,心不繫念,實是不能稱為念佛的。真正的念,要心心繫念佛境,分明不忘。然佛所顯現的境界,在凡夫心境,不出名、相、分別的三類。

Photo by Lesly Juarez

依名起念:這即是一般的稱名念佛,是依名句文身起念,如稱「南無阿彌陀佛」六字,即是名。而名內有義,依此名句繫念於佛——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作念境。這是依名起念,故稱名也是念佛。不過,稱念佛名,必須了解佛名所含的意義,如什麼都不知道,或以佛名為冥資等,雖也可成念境,或由此得定,但終不能往生極樂。這算不得念佛的淨土法門,因為他不曾了解極樂世界的情形和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。

Photo by Austin Neill

無信無願,泛泛稱名,這與鸚鵡學語、留聲機的念佛,實在相差不多。有一故事:有師徒兩個,徒弟極笨,師父教他念佛,他始終念不來,老是問師父怎樣念。師父氣不過,罵他道:「你這笨貨!」並且把他趕跑。可是他卻記住了,到深山裡去,一天到晚,念著「你這笨貨,你這笨貨」。後來師父又去找他,見他將飯鍋子反著洗,覺得徒弟已得功夫。便問他這一向修的什麼功,他說就是師父教我的「你這笨貨」。師父笑道:「這是我罵你,你怎把它當佛在念?」一經點破,徒弟了解這是罵人的話,所得的小小功力便失去了。

Photo by Jesse Bowser

心繫一境而不加分別,可以生起這種類似的定境,引發某種超常能力。但一加說破,心即起疑,定力也就退失。當然,稱名念佛,決不但是如此的,否則何須念佛,隨便念桌子板凳,不也是一樣嗎?須知道:阿彌陀佛是名,而名內包含得佛的依正莊嚴,佛的慈悲願力,佛的無邊功德。必須深切了解,才能起深切的信願,從信願中去稱名念佛,求生淨土。

Photo by Simon Migaj

依相起念:這是觀想念佛,念阿彌陀佛或其他的佛都可以。或先觀佛像,把佛的相好莊嚴謹記在心,歷歷分明,然後靜坐繫念佛相。這種念佛觀,也可令心得定。我遇見的念佛的人,就有靜坐攝心,一下子佛相立即現前的。但我所遇到的,大都還是模糊的粗相,容易修得。如欲觀到佛相莊嚴,微細明顯,如意自在,那就非專修不可了。而且,佛相非但色相,還有大慈大悲、十力、四無所畏、十八不共法、五分法身,無量無邊的勝功德相。在這佛功德上繫念觀想,大乘為觀相所攝,小乘則名為觀法身。

依分別起念:依分別起念,而能了知此佛唯心所現,名唯心念佛。前二種依於名、相起念,等到佛相現前,當下了解一切佛相唯心變現,我不到佛那裡去,佛也不到我這裡來,自心念佛,自心即是佛。如《大集賢護經》(二)說:「今此三界,唯是心有。何以故?隨彼心念,還自見心。今我從心見佛,我心作佛,我心是佛。」

Photo by Saffu

《華嚴經》(四六)也說:「一切諸佛,隨意即見。彼諸如來不來至此,我不往彼。知一切佛無所從來,我無所至,知一切佛及與我心,皆悉如夢。」佛的相好莊嚴、功德法身,分分明明,歷歷可見,是唯(觀)心所現的。了解此唯心所現,如夢如幻,即是依(虛妄)分別而起念。佛法以念佛法門,引人由淺入深,依名而觀想佛相,佛相現前,進而能了達皆是虛妄分別心之所現。

Photo by Jay Castor

若更進一層,即到達念佛法身,悟入法性境界。唯識家說法有五種,名、相、分別而外,有正智、如如。無漏的智、如,平等不二,是為佛的法身。依唯心觀進而體見一切平等不二法性,即是見佛。《維摩詰經》亦說「觀身實相,觀佛亦然」,以明得見阿閦。《阿閦佛國經》也如此說。《般舟三昧經》,於見佛後,也有此說。佛是平等空性,觀佛即契如性;智如相應,名為念佛。《金剛經》說「離一切相,即見如來」,平常稱此為實相念佛。念佛而達此階段,實已斷除煩惱,證悟無生法忍了。

Photo by Tanja-Milfoil

由稱名而依相,乃至了達一切法空性,一步一步由淺而深,由妄而真,統攝得定慧而並無矛盾。這樣的念佛,就近乎自力,與修定慧差不多,故念佛法門也是定慧交修的。但依《般舟三昧經》說,如見佛現前,了得唯心所現,發願即得往生極樂世界。可見念佛方便要求往生淨土,要有佛的悲願力。在四類念佛中,以稱名念佛最為簡易;一般弘通的淨土法門,即著重於此——稱念南無阿彌陀佛,和信求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的攝受。

Photo by Trey Ratcliff

稱名念佛,並非僅限於口頭的稱念。如《阿彌陀經》的「執持名號」,玄奘別譯,即作「思惟」。由此可見,稱名不但是口念,必須內心思惟繫念。因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,由名號體會到佛的功德、實相,繫念思惟,才是念佛。所以稱名是重要的,而應不止於口頭的唱誦。

上面說的是通泛的說一切念佛,現在別依稱名念佛,再加說明。稱名念佛的方法,有人總集為「念佛四十法」,即專說念佛的方便。然念佛中最重要的,是三到。淨宗大德印光大師也時常說到。三到是:口念、耳聽、心想,三者同時相應。念得清晰明了,毫不含糊,毫不恍惚。稱名時,不但泛泛口唱,而且要用自己的耳朵聽,聽得清清楚楚;心裡也要跟著音聲起念,明明白白的念。總之,口、耳、心三者必須相應繫念,了了分明,如此即易得一心不亂。

Photo by Faye Cornish

說到稱名念佛的音聲,可有三種:(一)、大聲,(二)、細聲,(三)、默念。在念佛的過程中,三種都可用到。但專以口念,無論高念或低念,都不能得定。依佛法說,定中唯有意識,眼等前五識皆不起作用,口念聞聲,當然說不到定境。念佛的目的,是要達一心不亂,所以又要默念。默念,也稱金剛持,即將佛的名號放在心裡念,口不出聲,雖不作聲,自己也聽起來卻似很響,而且字字清晰,句句了然。這樣念,逐漸的心趨一境,外緣頓息,才能得定。

念佛不是口頭念念就算,不在乎聲音好聽,也不在乎多念久念,總要使心趨向平靜,趨向專一,獲得一心不亂。念佛求生極樂世界的關鍵,在一心不亂。

Photo by kazuend